2011年1月16日星期日

印度對中國

眾所周知,在上世紀五十年代。中印關係曾有一段蜜月期,也就是所謂的"巴依 巴依"的時代。從印方的角度來說,以國土 人口經濟條件而論,印度在前英屬殖民地中處於領頭羊的位置,而這又進一步把印度推到了第三世界國家"盟主"位置,當然,按照當時的概念,準確的說是不結盟運動組織的首腦國家,不結盟組織在當時是獨立於美英兩大陣營的第三股力量,這使得印度人在頭腦中形成了一個影響:印度已經是世界第三了。
  出於進一步壯大不結盟組織擴張自身影響力的考慮,在上世紀五十年代,印度對中國相對採取了比較有好的態度,1955年尼赫魯總理邀請周恩來總理參加萬隆會議就是在這樣一個背景之下。需要注意的是,這種有好僅僅是"相對"的,這一期間印度從未停止對這爭議區領土的蠶食,至少在1954年至1959年間,我邊防不對與印度情報部門控制的巡邏隊曾有數次小規模交火,規模最大的一次爆發於1959年10月。印方巡邏隊被我方擊斃9人,其餘悉數被擒(這次時間的影響是,1959年之後,作為權利鬥爭的結果,這一地區的巡邏任務被印度軍方接管)。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bbs.tiexue.net/ ]
  從心態上而論,當時印度對中國始終抱有一種"俯視"態度,即認為中國僅僅是不結盟組織中的一員,是被領導者。這一方面源於印度人不切實際的優越感,另一方面也源自1840年以來中國國運的頹勢--在印度人看來,二次世界大戰中國人都是靠美英等國才從日本人手裏解放出來的。而從實際國力來看,早在1928年前,國聯就把印度列為世界8大工業國行列。而建國之初,中國在經濟上的各項軟硬體都處於一窮二白的狀態,令筆者無法理解的是,此前的朝鮮戰爭在震撼整個西方世界的同時,似乎對印度人並未有太多觸動,印度的領導集體更像象牙塔中的產物。
  1962年的對印自衛反擊戰同樣可以看作是這一心態下的產物。衝突由印方首先挑起,而戰爭對他們而言卻是始料未及的--印度政府認為只要自己在邊境上不斷增兵,中國人就會被嚇跑,對於大規模交火並沒有做太多的準備,更遑論後期自己會處於挨打狀態。簡單來說,印度人從一開始就把勝利的希望寄託于對手的軟弱上,僅從這種心態看,戰場一邊倒的態勢就是在正常不過的。
  在中國解放軍的戰史中,1962年這場自衛反擊戰並非是一場值得大書特書的戰爭,畢竟,這支不對曾面對過太多比這還要兇險得多的戰事,甚至這場戰爭的進程都顯得平淡無奇,但正是這場"平淡"的戰爭,卻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印度的發展軌跡--按照美國著名的南亞學者斯蒂芬。科恩教授的說法:印度在中印邊境戰中遭受了"恥辱的失敗",這"教訓了整個一代印度人。。。。。從那時起,印度在心理上已經成了軍事化國家"。
  1962年對印反擊戰之於印度,其影響類似於甲午戰爭之中國,最大的傷害都在於世人眼裏一個"大國"被打回了原行,甲午戰爭之後,中國虛弱表露無疑,於是列強瓜分接踵而至。1962年一戰同樣如此,"堂堂世界第三" "亞非拉的領袖"竟然被中國揍的魂飛魄散,領導人不得不像美蘇等國尋求援助,尼赫魯曾親自致信甘迺迪求援,新德里的政要和富商們甚至做了遷都的打算,一直到中國高姿態的開始撤軍,印度都還沒組織起反擊,此戰使得印度的國際政治資本和影響力一落千丈,在第三世界國家中的威信受到重創,於是在無意之間,中國成了1947年獨立以來對印度"傷害"最大的國家,中國第一代領導人在印度人的心目中成了戰爭販子的形象。
  因此,印度民族主義者對中國的敵視其實不亞於日本右翼勢力,印度媒體鮮見對中國的真實客觀的宣傳,在很多印度人眼裏,中國人就留著山羊鬍子 戴著竹斗笠 露出一臉陰險笑容的中國農夫的落後國家。

除去心理,從經濟方面算賬,我們會發現結果仍舊是對印度不利的。如果以"戰爭與經濟之間是否建立一套正循環體系"為依據來審視中國政府當時的決策,那曠日持久的消耗戰和隨之而來的無法消除的民族仇恨,於國民經濟發展,省去了一個大包袱:堅決打擊,一張打出了相對40年的穩定,使得經濟建設免去了許多干擾,這都是戰爭所帶來的紅利,就是所謂的"戰爭--經濟"正迴圈。反觀印度,1962年這一戰對於實際控制土地面積基本無損,但為了一個次要利益,卻給自己製造了一個強大的對手,進而影響了巴基斯坦尼泊爾 孟加拉 緬甸一直到斯里蘭卡一系列方向,為國家帶來沉重的軍事開支,這不是正迴圈,而是一個閉環。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bbs.tiexue.net/ ]
  當然,這場戰爭對中國也產生了不利影響。由於意識形態問題,當時印度在國際主流社會中確實佔據了道義上的制高點,中國被抹黑成了一個"侵略者"的形象,由此所產生的後果是。中國恢復聯合國合法席位的進程在一定程度上被滯後了,歷史有時就是這麼有意思:對手的聰明程度和他給你帶來麻煩大小並不一定就是成正比的。
  1991年之後,印度的GDP開始迅速增長,從以前的百分之4~百分之5的較低水平跳到了百分之7~百分之8,季度增長往往達到了百分之9。但其背後的事實是,印度的經濟增長和中國完全不同的兩碼事,"印度模式"下,貨幣流通的速度不存在從從實物生產到最終銷售這樣一個週期制約,自然要快的多,但這種快速流動並沒有帶動製造業同步發展。實質上就是一種跳躍式發展模式--印度人試圖從傳統農業經濟直接跨過製造業階段,進入以服務業尤其是金融業為經濟主幹的服務業主導型經濟,也就是"虛擬資本主義"國家的消費型經濟。如此,可以最大限度的利用從過去繼承的金融傳統,同時這也是為了回避印度基礎建設薄弱的問題。
在GDP高速增長的同時,國家工業化事實上並沒有太大的發展---250多個經濟開發區清一色是服務業,IT和金融行業。印度的GDP的具體構成中,農業與工業各占百分之22,服務業占百分之56,如果這是一個發達國家的話,這個構成沒什麼問題(例如日本製造業雖然聞名於世,但其服務業卻占GDP百分之75),但這是在一個發展中國家,其GDP總量並不大。事實上,目前印度工業化總體水平仍還處於輕工業化階段--相對應的是,中國已經進入了重工業化階段。
  到目前為止,印度經濟發展的受益者僅限於占社會少數的精英階層,反過來這又制約了其服務業的進一步發展---能消費起的就這麼幾個人。從經濟學角度極端一點說,印度也就是一億人的國家---一千萬富人 2千萬中產階級和七千萬窮人,平和一點的說就是2~3億人的國家,剩下那7~10億人僅僅是能說話的"畜生"(這絕非侮辱,而是印度精英層自己的認識),在制定經濟政策時,這部分人完全不用考慮--如果以7億人開算的話,這部分人生活在低於聯合國的貧困線三分之一以下水平。印度的決策者也無需考慮由此而引發的大規模民變--即使在印度北部現在仍存在著超過120支遊擊隊,但以印度人的標準看,這種混亂程度還仍然可以處在可以接受的範圍內,而這得益于印度傳統的等級文化以及"修來世"的人生觀。
  相對於中國,西方國家更容易接納印度,即使其貿易保護主義看上去非常的"不合規矩"。其中根本原因在於,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最本質的矛盾是資源佔有的矛盾。資源的總量是剛性的,你多占一塊,我就要少吃一塊,這和政治制度意識形態扯不上任何關係。西方發達國家以百分之25的人口消耗著百分之75的資源,在西方人眼裏,中國政府最大的" 原罪"在於領導6億人擺脫了貧困,更在於領導超過13億人走向了富裕,這意味將有一個超級大塊頭插進來分享這塊不可能變大的"資源蛋糕"。
與金融貿易等流於表面的問題不同,這個矛盾是難以調和的。所以,印度或者說印度模式更易於西方的認同,根本原因在於這種模式把多數人排除在外,僅讓少數精英階層加入資源分享中來。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bbs.tiexue.net/ ]
  當然,需要說明的是,筆者並沒有打算唱衰印度或者是鼓吹印度崩潰了(但不得不提的是,如果參照之前"中國崩潰論"中所語言的標準,現在的印度早就算崩潰了)。印度現在的狀態確實很彆扭,但也確實很"穩定",這是有其特有的社會結構和民族文化所決定的。
   就此輪經濟危機而言,首先可以認定的是,作為一個就會對印度的意義不會很大,印度製造業發展的瓶頸在於缺乏資金,同時基礎設施薄弱,印度原本打算通過在金融市場的優勢獲得資金,然後帶動其他經濟發展,但就具體微觀上而言,企業行為的趨利性使市場中的企業必須要靠利潤上的驅使來完成市場資源的配置。儘管印度企業在金融市場上獲得比中國更優惠與豐沛的資金,但是作為經紀人的企業並未如事先想定的那樣投資製造業和基建,而是要根據自己的比較優勢與競爭優勢形成最優資源配置,這就出現了一邊是國內製造業和基礎亟需大筆資金,另一邊在金融市場獲得豐沛資源的印度企業紛紛進行大規模海外並購的現象。金融危機只是助長了這一趨勢。
  雖然經濟危機使發達國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某些技術的出口門檻,但如前所說,印度的工業化尚處在輕工業化階段,同時基礎設施建設也不足以支撐一個重工業化體系--以公路為例,印度2002~2003財政國道建設目標為244。11千米,而當年實際完成209。46千米,2003~2004財政目標為1789。5千米,實際完成709。73千米,2004~2005財政目標 2317。18千米,實際完成2082。7千米,2005~2006年財政目標為782。09千米,實際完成582。82千米。在這樣一個薄弱的基礎之上,單靠購買一些技術,對工業化進程拉動作用是非常有限的。技術是"種子",而工業基礎和基礎設施則是保證種子發芽生根的土壤。
  而從危險方面來說,印度這次最有可能出現的問題與1991年可能是一樣的,就是在國際支付上出現問題,歷史上看,印度僅有兩年實現了外貿順差,而且是拜當年風調雨順農業豐收所賜,其餘年份則都處於逆差。始于發達國家的金融危機,導致了印度國內出現的緊縮,進而使歐美金融機構撤回本土,這就使印度這樣依賴外資的發展中國家,被動的出現了緊縮,還使得印度政府面臨兩難的選擇--是否進行信用擴張,也就是印鈔票?印了就造成本幣貶值,不印本國企業就會出現資金斷鏈。
  此外印度企業多通過向國外銀行貸款,或是通過轉讓股權的方式向國外企業借款來獲得資金,其國內的任何經濟波動都會導致海外銀行提高利率或是國外企業拋售印度企業的股票,這樣同樣會使得印度企業出現資金斷鏈的危險。而字去年便一路走高的國際糧價,則進一步加大這方面的危險,印度至今還未實現國內糧食自給,糧價攀升必然要進一步加重其國際支付壓力。
  參考1962年和1987年的歷史,如果將近期印度在中印邊境的一系列舉動倒過來分析的話,那麼我們也許會從中有別樣的發現吧。。。。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