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9月6日星期一

美兩名重臣訪華 表達善意還是捎來警告?

美兩名重臣訪華 表達善意還是捎來警告?

  中評社北京9月7日電/9月2日,中美官方先後宣布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副助理多尼隆、白宮國家經濟委員會主任薩默斯9月5日至8日訪華的消息,《環球時報》發表文章《美兩名高官來中國溝通》,內容如下:美國兩位經濟及安全事務“重臣”抵達北京,他們將向中國傳達什麼信息受到高度關注,因為國際上都在 猜目前“一團糟”的中美關係下一步往哪走。美歐一些媒體認為,兩人要向中國釋放善意,因為最近幾個月中美關係的“鐘擺”擺過了頭,撞了兩國戰略關係的框 架,至少小的回調是必要的。但美國一些激進人物已經在警告兩人不要“對中國道歉”,要求他們加大施壓。在中國,民間輿論已對中美關係“看破紅塵”,美國的 好話很難再被中國公眾信任,越來越多的中國人認為,美國一定會用它手中的外交及軍事資源找中國的麻煩,阻撓中國崛起,他們對這一切的心理承受力在增強。 “去年奧巴馬訪華時說的一些漂亮話,與今年兩國的一次次衝突形成了反差,打擊了中國社會對美國的熱情。”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研究員宿景祥對《環球時 報》說。另一名中國學者周世儉說,中美肯定不會出現當年美蘇的冷戰,但兩國關係中彌漫著冷淡。中國社會現在對美國的警惕是近年來最重的。

  重臣訪華,表達善意決心還是捎來警告

  9月2日,中美官方先後宣布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副助理多尼隆、白宮國家經濟委員會主任薩默斯9月5日至8日訪華的消息,但對外界關心的中美將在訪問 期間討論什麼議題,兩國官方都諱莫如深。看來雙方都擔心國內的輿論,對對方接受自己的觀點缺少自信。今年3月美國常務副國務卿斯坦伯格率團訪華,媒體曾猜 測那次訪問能促成中美關係的轉折,但那次訪問後新冒出的黃海及南海爭執戳痛了中美關係更敏感的區域。此前中美在谷歌事件、對台軍售、奧巴馬會見達賴、人民 幣升值和伊朗核問題這“五大戰線”上“文鬥”,而現在中美鬥爭的焦點,讓人擔心美國在試圖從黃海、南海上構築對中國的合圍。

  “薩默斯是白宮最重要的經濟顧問”,3日,美國《政治》雜誌用這樣的話形容美國高官訪華的重要性。多尼隆也被認為是奧巴馬在安全事務上倚重的重臣。美國輿論最想弄清楚的是,他們到北京究竟要做什麼。

  美國《華爾街日報》稱,兩人是來緩解中美在貨幣政策、伊朗核危機等問題上的緊張氣氛的,並將為此與中國官員進行高級別對話。其中薩默斯將主要談人民幣匯率問題,而多尼隆負責談伊朗核問題。

  “難道這是對華道歉之旅的續篇?”4日,美國福克斯新聞網對白宮提出這樣的質問。文章援引美國學者章家敦的話說,奧巴馬政府派薩默斯等人訪華是錯誤, “中國人將把這種訪問看做美國從屬於中國的信號”。斯坦伯格訪華就被中國官員看作是 “道歉之旅”,結果沒取得任何效果,但美國卻沒從錯誤中吸取教訓。他還宣稱,“現在是中國急著把商品賣給我們,要談的話也應該是中國官員到美國來,而不是 白宮派人到北京去”。

  9月3日,人民幣爭端又被形容為“糾纏中美經貿會談的幽靈”。美國《政治》網站說,薩默斯此行要向中方傳遞重要信息:他要讓中國人明白,美國國會已在 人民幣問題上失去耐心,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已決心在今年秋天就人民幣匯率通過法案,而奧巴馬不可能動用自己已縮水的政治資本加以阻止。這層意思被《華爾 街日報》解讀為“對中國的警告”。該報援引美國國務卿霍馬茨的話說,如果中國在人民幣匯率和知識產權方面罔顧美國的擔憂,“我們將看到國會出台更多不利中 國的提案”。

  然而美國《政治》網站說,談人民幣匯率問題只是薩默斯個人的任務,而他領導的團隊訪華的主要任務,是確保中國領導人理解奧巴馬仍然決心“管理雙邊關係”,“使兩國能在金融、戰略等層面全方位互惠互利”。
 美國式忽悠傷透中國人的心

  9月2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姜瑜還宣布了美國前總統卡特9月5日到10日訪華的消息。但在剛過去的這個周末,美國政界高層密集訪華的消息受到中國輿論的冷淡。

  “這說明過去一年中美關係的混亂讓中國人吸取了教訓。”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副院長金燦榮5日對《環球時報》這樣說。他表示,奧巴馬去年訪華前曾 在日本表示“美國不尋求遏制中國”,這些漂亮話抬高了一些中國人對美國的期望,但這種 “一個友善的幫助中國的美國”的幻象隨即被中美今年集中爆發的各種衝突打破。

  “中美關係正在經歷一種全世界都沒見過的困局。”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研究員宿景祥對《環球時報》說。他表示,中美間擁有數幹億美元的貿易往來和巨 大的人員交流,但兩國社會卻似乎都缺乏發展中美關係的熱情和動力,雙邊關係只能靠官方艱難維繫,這種情況當年的美蘇和美日之間都沒經歷過。該專家說,當年 美國政府對中國人權指手畫腳,還能在中國國內有所反響,但現在,美國提出的人民幣、人權、少數民族等話題,沒有一個不令中國社會討厭。幾乎到了美國一張嘴 中國就討厭的地步。過去,“美國不懷好意”總是中國官方在喊,但現在卻成了中國社會絕大多數人的共識。越來越自信的中國人已經意識到美國將是中國永遠的麻 煩,但同時他們不認為,中美之間會發生劇烈衝突,大多數中國人在形成這樣的共識:中美關係好不到哪里去,但也壞不到哪里去。

  清華大學中美關係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周世儉認為,中國人之所以對美國高官來華反應冷淡,主要緣於被奧巴馬甜言蜜語忽悠了的失落。今年一系列中美衝突說 明,美國能攪亂中美關係的手段太多,把中國人的心傷透了。周世儉說,中國民間目前對美國的情緒甚至比1999年炸館事件時還要強烈。中國歷史上很多次被外 敵入侵都是經過黃海,美國卻要把航母派到這里。這種威脅已把中國民間對美國的情緒從失望轉變為憤怒,令中國社會對美國的警惕達到近年來前所未有的高度。

  中國民間對美國的激烈情緒也引發外界的關注。英國路透社今年2月就曾說,中美關係正越來越受到中國國內壓力的影響。文章將中國當時罕見宣布制裁捲入對台軍售的美國企業形容為“脾氣見長”,並且認定長脾氣的原因來自於國力增強和民意壓力。

  5日接受《環球時報》採訪的多名中國專家表示,對於中國民意的激烈反應,他們接觸的不少美國學者表示不解。美國布魯金斯學會資深研究員李侃如曾對記者 說,美國深知南海問題之敏感,在用詞方面相當謹慎,他認為美國國務卿希拉里今年7月的表態並未表示美國將“介入”南海問題紛爭,中方的桕關報道與美國意願 不符。還有美國學者對中國人為何如此惱火表示不理解。

  據《環球時報》兩名駐美國記者介紹,他們接觸的許多普通美國人也認為中國現在比過去強大了,對美國也更咄咄逼人,這讓他們感到很不舒服。從中折射出一 個問題:一些中國人自認為強大了,認為國家不能對美國再“委曲求全了”,但很多美國人不認可美國在衰落,認為中國更需要美國,中國自己在國內國外有很多問 題,中國沒有資本能在美國人面前耍橫。

  金燦榮說,中國其實從沒有和美國逞強鬥氣的欲望,中美關係近年來的問題沒有哪次是源於中國挑事,美國現在的反應更多表現的是一種對中國的集體不安全 感,這種不安全感讓美國不再大度和自信,變得小氣了。金燦榮認為,中美之間現在最大的問題是缺乏政治互信,這種不信任不僅在政府和軍方層面,也在民間。兩 國官方即使想改善關係,也面臨各自民意的阻礙。美國希望中國在一些問題上讓步,但中國民意沒有給出這樣的空間。同樣,早已習慣霸權的美國社會也沒有給美國 政府改變一貫霸道做法的空間。從這一層面看,中美之間的磨合需要相當漫長的時間,注定會有磕磕絆絆。
中美不會出現冷戰,但很可能經歷冷淡

  中國社科院美國所副所長倪峰說,從“9-11”之後到奧巴馬任期第一年,中美關係存在一個8年的穩定期,其間兩國幾乎沒有爆發任何危機,雙邊關係以合 作為主題。而現在兩國關係似乎要重新調整,進入新階段,而最根本的原因是兩國力量對比發生了比較大的變化。倪峰說,中美關係此前能穩定在美國發號施令,中 國思考後答應的模式上,是2000年前後的中美力量態勢決定的,但現在中國變強大了。中美關係今年的混亂正是由於中美雙方對這種改變都不適應,美國不知道 如何面對一個強大的中國,而中國還沒有找到運用力量的辦法。

  倪峰說,美國對華接觸加防範的兩手框架不會改變,但未來對中國的防範會更多。他認為,中美之間最大的問題是中國民間對於未來中美是否還應按照過去8年的合作之路走下去已經產生疑慮。

  周世儉說,最近美國正在擔憂經濟出現二次探底的危險,薩默斯到中國來說不定又是要求中國增持美國國債,也許會說一些好話。但中國民間對此似乎已經看得 很淡,不會再對美國抱有多高期待。“中美關係還是既鬥爭又合作的關係,但未來中美維繫互動的動力很可能僅是赤裸裸的利益交換,換句話說,中美雖不會出現冷 戰,但很可能經歷冷淡”。周世儉說。

  近日,曾任美國在台協會台北辦事處處長的包道格對外釋放中美關係回暖的信息。他在美國卡內基和平基金會網站上撰文稱,中美正在重設積極進程。“奧巴馬 政府試圖把與中國的關係引向積極方向,以遠離過去數月的崎嶇道路”。而薩默斯和多尼隆很可能利用中國行消除中國領導層心中任何有關新的美國敵意的觀念,同 時表達美國在亞太地區有力而審慎地尋求海上、防務及其他利益的決心。包道格說,中國總理溫家寶9月底將到紐約參加聯合國大會,預計將與奧巴馬會晤。在未來 4個月,中美將產生一系列重建兩國關係的機會。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