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2月15日星期三

高鐵的速度是發展中的中國之典型表徵

12月3日,在京滬高鐵棗莊至蚌埠間的先導段聯調聯試和綜合試驗中,由中國南車集團研製的“和諧號”380A新一代高速動車組在上午11時28分最高時速達到486.1公里。這是繼今年9月28日滬杭高鐵試運行創下時速416.6公里之後,中國高鐵再次刷新世界鐵路運營試驗最高速。”
  
   ------新華社
  
   在新華社播出這條消息後,國內幾大門戶網站上網友對該消息的評論居然是負面多於正面。這實在有些讓人不可理喻。抱怨高票價者有之;說486.1公里並非最高速度者有之;言中國高鐵“大躍進”者有之;懷疑中國高鐵安全性者有之;懷疑國產化達85%者有之;更有人打出中科院某教授的謝爾夫力效應,將最近幾年西南地區的地質災害與中東部高鐵的發展聯繫到一起。作為一名中國人,我覺得自己必須為中國的高鐵說幾句公道話。
  
      一 中國的國情決定了只能發展以鐵路運輸為主的交通運輸方式
  
      實在不好意思,這裏要借用一下精英在面對國內問題時的“萬金油”——中國國情。哎,情非得已。中國的國情分為N多層面,而決定中國只能發展以鐵路為主的交通運輸方式的國情主要有以下:
  
      1.本就規模龐大而且依然在日益增長的客運基數;
  
      2.在區域經濟發展層面中東部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要高於西部地區;
  
      3.中國現階段的戶籍政策和高房價以及數千年以來形成的鄉土情結與上述兩者之間在客運需求上面的矛盾;
  
      4.在客運(其實不僅在客運方面,貨運方面亦然)的經濟性上,相對於公路,空運,鐵路是最經濟的運輸方式。
  
      5.中國鐵路交通技術的儲備相對於大飛機技術要高得多。同時,鐵路交通技術的系統化,集成化,為中國經濟由低端製造向高端產業延伸提供了一條相對比較好走的一條捷徑。
  
      矛盾決定需求,中國現階段在交通運輸上的主要矛盾就是中東部各區域日益增長經濟聯繫與交通運力不足的矛盾。中國龐大的客運基數與近乎天文數字的貨運量早就使得中國的鐵路系統不堪重負。在客運高峰期這種矛盾更是表現的十分突出。例如春運時期往往同時又是北煤南運的高峰期。這一矛盾是誰也不能否認的。
  
      二 高鐵是中國客運發展的必由之路
  
      縱觀全球,在長途客運方式的選擇上,歐洲以鐵路和公路為主;日本以鐵路和公路為主;俄羅斯亦然;而唯獨加拿大和美國以飛機和公路為主。那麼從中我們就可以看出一點差別,全世界大部分國家都是以鐵路為長途客運方式,而只有地廣人稀的北美地區因為私人汽車普及程度較高及高速公路這一基礎設施優良而採用了飛機加公路的客運方式。
  
      眾所周知,長期以來在客運方面,中國的鐵路其實一直是在虧本運行。面對本就因為壟斷和糟糕的服務而備受指責的鐵道部,我不得不說,客運的根本矛盾還是在於鐵路運力不足。那麼高鐵的發展對中國都有哪些有利的方面呢?
  
      1.實現客運和貨運的分離。從而使本就十分緊張的鐵路貨運能力得到釋放,鐵路企業可以有更多的運力來投入到貨運上來,加強了物流的經濟性和高效性,同時也可以滿足客運對高效舒適的需求。在長途客運方面,公路無論是在運量方面還是在經濟性方面也不如高鐵。
  
      2.高效,經濟的交通方式加強了各經濟區域之間的聯繫,如長三角經濟圈和環渤海經濟圈,武漢兩型城市圈和長株潭城市圈及南方的珠三角經濟圈,這幾大經濟圈的經濟總量可以占到全國經濟總量的70%以上。從目前高鐵開通的情況來看,也主要是將這幾大經濟圈聯繫起來。經濟圈之間的聯繫主要是人流和物流外加資訊流,高鐵開通後,人流和物流均可以得到滿足。
  
     3.如上,高鐵的發展為中國由低端製造向高端產業鏈延伸提供了一條相對平坦的捷徑,從而為實現產業升級佔領了一個起碼的戰略制高點。
  
      高鐵技術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大技術模組:土建施工,電氣控制,機械製造,特種材料,無線通信。而這幾大模組對與其相關行業的產業鏈的拉動無論從科學技術上還是從經濟增長上都是百利而無一害。只有這些極具科技含量的產業發展,才能帶動對知識性人才的需求。事實上,在當前科技運用領域,我們能與世界比肩的貌似只有資訊技術這一塊。我們的科技短板依然在各個傳統行業例如基礎材料,煉鋼冶金等等行業。個中原因無非是長期以來不重視,看不到長遠需求,等到了需要的時候現實往往又是一時拿不出手,從而不得不花高價向國外購買產品,進而形成惡性循環,阻礙了中國的產業升級。而高鐵的發展將極大的帶動這些行業的發展,高鐵的技術密集程度在傳統行業當中應當僅次於飛機製造。當然,後續的一些相關政策也要跟上,不能搞成汽車產業,我們的需求養肥了國外的汽車巨頭,我們反而成了人家的打工仔。
  
      我想中國高鐵專案的實施(至少現在還不能算完全成功,姑且稱其仍在實施當中吧)應當是借鑒了當年的“運十”飛機項目和汽車產業項目失敗的前車之鑒。特別是汽車產業的失敗足以讓中國ZF看清在事關龐大產業鏈升級的戰略行業,既不能完全任由某幾家企業進行全面市場化,又不能閉門造車,固步自封在技術基礎儲備嚴重不足的情況下一味堅持自主研發。
  
      說到這裏肯定會有人拿自主研發說事了,並且會拿當年的兩彈一星作為例子。那麼我就事先堵一下這些人的嘴。兩彈一星,火箭製造,軍用飛機這是關乎國家安全的高度戰略產品,而並非要最終面對市場的商品。這些產品要麼買不到(比如導彈火箭),要麼不好買(比如軍用飛機),所以這些行業我們就算勒緊褲腰帶也只能搞自主研發,就算一萬年也要搞出來,搞出來的東西就算和國外比差一點,但絕對有比沒有要好。而像汽車,鐵路機車,民用飛機等民用產品我暫且稱之為關乎國家發展的戰略行業,而不是關乎國家安全的戰略行業,這些產品最終是要進入民用市場的,要經得起市場競爭的。既然要進入自由市場,那麼在研發製造的時候就必須考慮經濟成本和時間成本,其中時間成本更重要。因為在技術儲備嚴重不足的前提下一味的搞自主研發,最終的結果是我們與世界先進技術的差距越拉越大,最終在面對國外產品時將全面喪失競爭力。像這種民用產品不是有總比沒有好,而是優比有更有發言權。既然是要進入民用市場的產品,那麼就是商品,而商品講究的就是品牌效應。那麼也就是說,這類產品必須要先形成商品品牌,一開始國產化率低一點不要緊,但必須要先佔領市場,在佔領市場後再逐步對產業鏈進行逆向整合(目前中國的絕大多數行業都是走的這條路,特別是通信產品,機電產品)。因為一件搞出來後就沒有市場的產品就算再自主研發,每一個零件都是國產,那又有什麼用呢?更別談後續發展了。
    
   那麼從目前來看,至少中國高鐵的品牌知名度還是不錯的,已經先後有多個國家有引進意向了,那麼從佔領市場這一點來說,還是做得不錯的。畢竟中國高鐵的技術優勢和成本優勢擺在那裏的!
    
   三 理性看待中國高鐵目前所面臨的種種問題
    
   1.高票價問題。這是目前國民對高鐵最嚴重的質疑之一。線民更是屢屢爆出高鐵空車運行的新聞。首先空車運行就算是事實,肯定也只是極個別現象。即使是在目前依然相對較高的高鐵票價情況下,高鐵的上座率不會比民航飛機低。票價問題只是市場對新產品表現出來的高預期值而已。就如同80年代的電話,90年代的手機,如今的IPAD一樣。隨著市場的發展,票價自然會降下來,特別是在收回期初建設成本後。不能因為暫時的高票價就否定高鐵的發展,更不能因為高鐵企業暫時的虧損就認為中國發展高鐵是一種錯誤。要知道歐洲的空客公司在經歷了長達17年的虧損之後才實現盈利,韓國的三星電子在液晶面板產業也是在享受了國家15年補助之後才完成了對整個產業鏈的整合,從而具備與日本夏普,三洋競爭的實力。像這種高端產品一旦最終勝出,贏得的不僅僅是某個產品,而是整個產業鏈,而這對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中的中國來說是最最重要的。
    
   2.懷疑中國的高鐵是在忽略安全性的前提下搞“大躍進”。這類人其實是將中國目前普遍存在的不問工程質量,只問工程效率的質疑轉移到高鐵上而已。我從不否認目前中國的工程建設是存在一些問題,而這些問題主要表現在大樓,一般的大橋,高速。而像水電站,特大橋樑和隧道,鐵路這些工程卻極少爆出在運營後存在工程質量問題。事實上,中國的鐵路施工質量在世界上絕對可以排NO1。再說說動車組本身的安全性,動車組列車在中國運行已經將近4年的歷史了,那麼,在這4年的時間裏面,我們是否可以找到動車組本身曾經出現過危及乘客生命安全的例子呢?沒有!無非就是一些車內空調損壞,洗手間龍頭感應等等一下小問題。有人因為高鐵的速度遠超一般動車組的速度而懷疑其在超高速下的穩定性,這類問題從全世界範圍內來看,包括法國,德國,日本等高鐵牛國,列車在高速運行下的穩定問題在技術層面不存在任何問題,更多的是鐵路系統的管理問題。國外屢屢爆出的高鐵脫軌往往都伴隨著列車相撞的事故,而這是屬於鐵路管理問題了。最後,再說說中國鐵路的管理,中國鐵路在其他方面的管理我雖然不敢恭維,但在安全性的管理上,我絕對要給一個字:贊。事實上,中國鐵路的安全性完全可以比肩中國民航的安全性。中國民航的安全性在國際上是絕對一流的,同樣,我們極少聽到中國的鐵路相撞事故,近些年唯一一起因為人為因素而發生的相撞並且造成重大人員傷亡的事故貌似就時09年的郴州火車站內兩列列車相撞事故,造成30多人死亡。而其他類似列車出軌,側翻等等事故多半是伴隨著不可測的自然災害因素。比如大風(新疆地區),突發泥石流(09年江西列車側翻事故),暴漲的河水對鐵路橋梁的衝擊(今年四川的列車出軌事故),這類問題已經不僅僅屬於鐵路管理的範疇了。當然,我說這些並非就是說中國的高鐵在安全性上並非鐵板一塊,無懈可擊。安全風險和隱患處處存在,正如我們對飛機安全性的質疑遠高於對公路安全性的質疑一樣,而實際上卻是飛機的安全性遠遠遠高於公路的安全性。我只是不想因為對高鐵的安全性的質疑變成某些人口中阻礙中國發展高鐵的口實!
    
   3.所謂高鐵動車並非是具有自主知識產權而僅僅是在進口的動車組外面刷了一層漆之說。我真的不敢相信所謂的精英為污蔑中國的高鐵真是極盡了扯淡這一本事。還有說高鐵僅僅是多串了幾個大功率的電機,哥的門牙都要笑掉了。哎,反正我只知道國外運營的高鐵最高都沒有超過380的(那些說法國高鐵達500公里的腦殘,那是試驗速度,而並非商業運營速度,兩者最主要的差別就是一個要載客運行而另外一個是不能載客運行的)。關於是否為自主知識產權之爭交給大家吧。在下不在多言了!
    
   鳥人於上海
    
   2010年12月14日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